据了解,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除了覆盖率持续提升,收运处置体系也在加快建设。全市目前在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50座,生活垃圾实现了100%无害化处置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能力提升到11750吨/日。今年我市还新建成投用永川、綦江、潼南、丰都4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,洛碛餐厨厂已于日前顺利启动调试,我市厨余垃圾处置体系初步建成投用,每日1万吨的原生生活垃圾实现“零填埋”。
另一方面,为做好示范建设,我市党政机关等1.7万个公共机构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;中心城区80个街镇和全市2011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示范,形成了以镇街为“主阵地”、社区为“主战场”、居民家庭为“着力点”的分类示范格局。
今年以来,我市先后制定出台《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置指南》《分类投放指南》《重庆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》《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》等10个标准文件。目前,我市已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累计制定34个配套文件和标准体系。
我市还建立完善了“四级”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,1.2万名志愿者参与“文明新生活”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。最近一次民调显示,我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市民知晓率已经达到97.5%。(记者 郭晓静)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